7月1日上午,由中鐵大橋局承建的南昌市鄱陽湖旅游公路橋梁工程南新大橋,最后一片T梁架設完成,鄱陽湖旅游公路橋梁工程項目主體工程全部完成,此次節點目標的順利完成為后續橋梁通車做出有力保障。
1
鄱陽湖旅游公路橋梁工程涉及長樂大橋、三官河大橋官、港河大橋、鐵河大橋、南新大橋五座大橋,串聯南昌縣涇口鄉蔣巷鎮、南新鄉各聯圩。其中,長樂大橋、三官河大橋、官港河大橋、鐵河大橋已實現通車目標。
此次完成T梁架設的南新大橋位于南昌市南昌縣蔣巷鎮下西舍里附近,蔣巷鎮地處南昌縣北部、贛江下游。大橋跨越贛江中支,采用平交方式與南湖圩、蔣巷聯圩平接。全橋共140片預制T梁,架梁工況多樣復雜,包涵正交布置,斜交布置,V型布置,架設過程中需多次調整架橋機,以滿足架設要求。
自項目開工以來,項目管理團隊以技術創新為核心引擎,在鐵河大橋的建設過程中,面對贛江主支高水位和下部結構工期緊張的問題,項目團隊在原有承臺鋼板樁圍堰外側增加鋼管樁圍堰,并進行注漿加固,確保施工安全與進度。針對主橋造型新穎、主梁及主塔整體剛度小的施工難題,通過合理劃分節段長度、選用最優架設方式等措施,保障了施工的安全性、高效性和精確性。
此外,項目團隊還積極創新應用先進建造技術及材料,選用大直徑樁基單樁豎向承載力選用荷載箱進行檢測,具有高精度、實時監測、非破壞性檢測、多參數檢測和可視化報告等優勢,能夠有效評估和監控樁基的承載性能,提高工程質量和安全性;為減少斜拉橋跨中自重,選用具有高強度、耐久性好、緊密結構、施工可塑性好、輕量化等優勢的超高性能混凝土(UHPC)作為鋪筑結構層,使斜拉橋整體更加輕盈。
針對鄱陽湖生態環境保護,采用低碳環保材料,降低噪音和振動的措施,如鉆孔設備選用噪音小的反循環鉆機,泥漿選用無污染的黃土拌制,廢泥漿用罐車送到處理場進行處理,同時通過在施工完成后的橋梁周圍,設置植被、景觀等,最大限度減少施工對沿線環境造成的影響。
南昌市鄱陽湖旅游公路橋梁工程項目設計以“自然、生態”為主題,堅持“最優橋位、最美橋型、最優造價”的“一橋一景”設計理念。項目建成后,將有效改善南昌市區與鄱陽湖周邊景區僅有放射狀公路、點對點聯系的現狀,實現南昌漢代海昏侯國遺址公園、江西南磯山自然保護區等景區的串聯,形成連片鄱陽湖濕地文化觀光區,在發展旅游產業,提升防汛應急人員物資保障能力的同時響應了國家“鄉村振興”發展的戰略,為實施“一主一副、兩翼聯動、多點支撐”的全省區域發展新格局發揮重要作用。
???
圖文|彭鵬 王才月 馬驍 姚思超
來源|鄱陽湖旅游公路橋梁工程項目部
上一篇:
下一篇: